青海都兰“丰”景美如画

青海都兰“丰”景美如画
中新网南昌9月28日电 (记者 李韵涵)9月28日,始建于南宋、“江西四年夜学堂”之一的豫章学堂焕新凋谢,成为一所具备读书、休闲、研学等服从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。  学堂,是中国现代常识传承与思想交换的紧张场合。白鹿洞书院、鹅湖学堂、白鹭洲学堂、豫章学堂并称“江西四年夜书院”。  豫章书院始建于南宋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,清廷谕令各省设立省城学堂,豫章学堂成为江西首批省级最高学府。乾隆七年,巡抚陈宏谋制订《豫章学堂学约》十则,推行全省,成为书院通用规范。9月28日,位于江东北昌的豫章学堂焕新凋谢。南昌市图书馆 供图  据了解,豫章学堂是南昌市2025年在象湖湖心岛重点复原的文化地标项目。整座岛屿面积1.87公顷,在喧闹的乡村落中开拓出一片安适致远的空间。为传承历史文脉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,南昌市政府投入专项资金,按照"修旧如旧、传承翻新"的准则,正在景物秀丽的象湖之滨重现这座古代学府。  据南昌市图书馆馆长刘鹍介绍,2025年,南昌主动落实“江西学堂”焕新设计,补葺革新了象湖湖心岛仿古构筑,尽能够保存原有结构装璜,并融人文汗青以及天然风景于一体,打造具备念书、休闲、研学等功能的新型大众文旅空间,让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豫章学堂抖擞新的时期荣耀,成为南昌新的乡村落文化地标。  记者在凋谢当日探访豫章学堂时看到,豫章学堂由一座全长200余米的“学堂桥”与湖畔相连,桥头棂星门上的楹联刻着“水可清心远思千载,书能益智多读数行”的诗句。岛下水绿相映,情况幽静,碧瓦丹柱、斗拱重檐的仿古建筑吸收了浩瀚民众前来游览。  “这里不只有杰出的浏览情况,还展现了很多清代的古籍和字画,能有优越今世阅读体验的同时还能感触传统文化。”当日前来豫章学堂不雅赏的南昌市民高伟透露表现,“家门口”多了一所这样的文化空间,自己将会常来坐坐、看看书。(完)--> 【编纂:胡寒笑】

哪怕,对于于自制简易聊天程序(java)✅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:saolei44✅的相干内容,需要进一步了解。

实践证明,数据表现,天下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,同比添加43万人,而明年结业生人数估计再创新高。在搜寻引擎搜索“年夜学生失业”能够看到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以及政府都把年夜老师就业任务摆正在优先地位。 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,再到刚起头的新学期,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,接踵面向毕业生停止“国聘行动”、“百日冲刺”行动、电子商务行业应聘活动、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企图、已经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……为帮助教员实现高品质就业,各高校正从新生退学到毕业离校,构建起全链条、全流程的失业效劳系统,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、实现人生代价保驾护航。  应届结业生  构造进企口试定向挖掘岗位--> 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良岗位、完成高质量就业,多所高校踊跃举措:北京科技年夜学锚定学科特点,构造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局口试,打造“访问-练习-任命”敏捷通道;两头财经年夜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,定向发掘岗位并举办“小而精”专场招聘;北京交通年夜学更设立专项褒奖金,疏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下层。一系列精准办法从高校兼顾、院系发力、政策鼓励多维度动手,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。  李占魁没想到,自己正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“命中”,四个星期的练习期满,经过答辩考核后,他将有能够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关照书。成果会在9月出炉,而这个时刻,正是大全体应届结业生方才开始秋招的时刻。 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年夜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。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央副主任胡琳茹通知北青报记者,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勾当是三方意愿共同匆匆成的。一方面,企业希望能更早、更深刻地认识先生;另一方面,门生也愿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旅行,而高校本人也正在生长访企拓岗活动。在此背景下,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流动在2024年推出,由校教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,走访重点企业,了解各方就业需要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核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,今年,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,300余名师生分赴天下15个省分,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。 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客岁,19名优异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任命通知。今年仅宝钢股分一家企业,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窗进入暑期练习中,顺遂的话,他们有可能正在练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通知北青报记者,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收集,依托学院“企业行”静止致力拓展企业资本,增强与业余相干行业以及企业的互助讨论,缩小学生练习就业岗位时机,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,拓宽师长教师视线,提拔先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本事。通过校友联系、企业来访、定向招聘、访企拓岗等“请出去”与“走出去”相分离的道路,与企业创立实习实践基地,为学生练习就业提供有力撑持。  杨中英介绍,学院还创立了优良店主单元名录,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,发展校友地点企业定向推荐。在激励和催匆匆毕业生勉力参加学校停止的双选会底子上,学院定期发展小而精、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举止,前进校园雇用活动实效。  中国国民年夜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重视发挥院系力量,各院系结合学科业余特征举办少量雇用流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中国群众年夜学招生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元410余家,为结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。尤为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业余特点,共举行180余场招聘静止,挖掘定向待业岗位1900余个,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。学校还注重保护对接近百家前锋人才失业实习实际基地,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良单元纳入协作范围。 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,北京交通年夜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他乡,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。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,一位工人徒弟指着积存的黔东南山货感慨:“要是调剂系统再快些,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。”这句话深深震动了胡云,他愈发清楚,改变他乡需要真知识、硬才智。 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先生代表之一。近年来,北京交通年夜学以“国度所需即为交年夜弟子所为”的就业导向,制定学校“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为”路程路途,实现对于西部地域全覆盖,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财产倒退需求,被动与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元洽商对于接,鼓动校企团结培植重点畛域急需紧缺强人以及拔尖翻新人才、共建实习现实基地,出力提拔毕业生效劳西部地域经济社会成长的人才供需适配度。  为了激励更多毕业生前去西部、返回下层就业,北京交通年夜学执行“典范树模鼓励工程”,学校设立了下层待业专项处分金,重点对于到西部地区、基层一线、重点范围失业的毕业生,赐与2000-40000元没有等额度的资金褒奖。每一年评比奋飞奖,举办下层任务锻炼营。2024届,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加33.6%,西部区域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.7%,一名结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。2024年,黉舍发放处分金60余万元,167名师长教师被付与奋飞奖。两名师生获评“天下高校毕业生下层就业出色奖学(教)金”。  在校生  提前规划职业退学开始策划  暑假里,北京交通年夜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(化名)兴奋地拆开及第告诉书时发现,随告知书一起寄来的另有一份《2025年夜老师职业发展自助手册》,让他很是意外:“职业教诲这么早就劈头了吗?”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明,比年来,越来越多高校懂患上到,就业任务不能只针对于年夜四师长老师,就像“教导要从娃娃抓起”一样,失业要从年夜一回生入校时开始抓起,资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业余、及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。 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,本人以及所有复活一起,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布局先导课。据该校就业与守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,新生常常对于年夜学业余缺乏了解,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年夜类业余分流,以是学校要帮他们尽快领会自己的业余及相关职业,对年夜门生活甚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计划。等到入学后,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,包括生活规划、就业指导、职业本领专题晋升、守业教导等内容。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、钻研生8门。  正在北京科技大学,职业生活教导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,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端了。胡琳茹通知北青报记者,学校在重生军训时推出了“复生体验日”举动,让新生用半小没有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,并对未来发展做出抉择。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,但在体验后发明并没有适宜自己。在她看来,比起提升学生求职才气,高校在帮他们建立精确的职业不雅点中起的感化更加重要。比如现正在一些先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,便是就业看法出现了成绩,高校应当加强指导,让门生看赴任别职业抉择的能够性,叫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。  北科年夜开设的全校必修课《年夜学生职业开展与失业带领》贯穿本科四年,依据不同学年高足的生涯困惑睁开零散的课程进修。课程以外,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于性的周三就业帮、周四事情坊、周五训练营,立体围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疑惑。到了寒寒假,“抢跑企图”“迎战秋招”“研后冲刺”“暖冬活动”等举动则为同学们供应实用武艺培训。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征询,请她帮忙点窜简历。  离校结业生  离校不克不及断线就事温度不减  近日,教诲部“高校卒业生离校后就业效劳”小顺序上线,特地为已经离校、未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推选针对性强的岗亭信息。传统上,年夜学毕业生一旦解决离校手续就成了“校友”,再也不享受应届结业生报酬。但教诲部高校结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卖力人克日指出,以后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结业生的就业帮扶,是重中之重,北京青年报记者细致到,今年从教诲部到各级高校,都把已经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效劳范围,做到“离校不断线”。  “高校结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法度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度年夜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,其特色是能够结合毕业生的教诲后台、业余技能、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,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良岗位。这些岗位信息经过学信网群众号推送,将一直继续到往年年末,结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。别的,寒假以来,国家24365年夜门生待业效劳平台连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,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卒业生的,涵盖天下多个省分以及行业。北青报记者正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,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/通信/电子、生产/加工/创作发明、制药/医疗、教导等十余个行业,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。  在教导部的领导以及带动下,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结业生方面也踊跃作为。5月初至暑假时期,中国农业年夜学“中农云”学生失业服务网开荒了一个新专栏:“百日冲刺·离校不离心”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于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练习专场,为未落实就业单元的2025届卒业生找工作、非卒业年级师长教师实习搭建了一个特地的线上对于接桥梁。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定登记并投递简历后,用人单元可以在线筛选简历,而后与毕业生商定工夫在线视频面试。  同样正在暑假里,北京科技大学本国语学院就业专职教师孙雅楠细致到,最近有一场企业应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,因而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经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:“这个企业的地位以及你比拟立室,你感兴趣的话能够先看看招聘信息,如果能进口试,我们能够通话模拟一次口试。”据胡琳茹介绍,应付已经离校未就业的先生,北科大正在昔时12月31日以前,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以及他们联系,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音讯。如今,一些已经经结业好久想要换事情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络,一些结业生手里有合适的任务机遇还会请她引荐学弟学妹。  地方财经年夜学商学院针对于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,会创建专门的反对分割群,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卒业离校学生,按照他们的需要定向举荐,同时为他们返校介入现场招聘会、三方协议支付或者替换等供给便捷。  文/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【编纂:于晓艳】

现在,马上,中新网海口9月29日电 (记者 张茜翼)海北国内友城以及自贸港同伴政策交换会29日在海口举办。来自美国、斯里兰卡、柬埔寨、马耳他、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的代表,以线上线下相分离的方式齐聚一堂,缭绕“友城+自贸区(港)合作”主题,共叙友情、共探商机。9月29日,海南国内友城以及自贸港同伴政策交换会正在海口举行。 中新网记者 张茜翼 摄  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尚静在致辞中表示,海南已与全球69其中央当局创建...

便是,对于于,中新网9月28日电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音讯: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批准,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对于桂林市人年夜常委会原党构成员、副主任林武民严重违纪守法问题进行了备案审查调查。  经查,林武民丧失现实定夺,背弃初心使命,正视中央八项划定精神,接受能够影响公道履行公事的宴请和游览活动安排;违背组织准则,瞒哄不报集体无关事变;廉正底线沦陷,收受可能影响公正实行公事的礼物礼金,违规处置营利静止;私欲收缩...

数据显示,全国2025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,同比增加43万人,而明年毕业生人数预计再创新高。在搜索引擎搜索“大学生就业”可以看到,从中央到地方,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优先位置。  从今年春招到暑假,再到刚开始的新学期,教育部出台多项措施,相继面向毕业生举办“国聘行动”、“百日冲刺”行动、电子商务行业招聘活动、就业能力提升“双千”计划、已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招聘会……为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,各高校正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,构建起全链条、全流程的就业服务体系,为大学生稳步迈向职场、实现人生价值保驾护航。  应届毕业生  组织进企面试定向挖掘岗位-->  为帮助应届毕业生高效对接优质岗位、实现高质量就业,多所高校积极行动:北京科技大学锚定学科特色,组织学生走进重点企业开展现场面试,打造“走访-实习-录用”快速通道;中央财经大学、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院系则深挖资源,定向挖掘岗位并举办“小而精”专场招聘;北京交通大学更设立专项奖励金,引导毕业生投身西部与基层。一系列精准举措从高校统筹、院系发力、政策激励多维度入手,为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。  李占魁没想到,自己在毕业季投出的第一份简历就精准“命中”,四个星期的实习期满,经过答辩考核后,他将有可能收到宝钢股份的录取通知书。结果会在9月出炉,而这个时候,正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秋招的时刻。  他的高效求职路源于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。北京科技大学就业辅导中心副主任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是三方意愿共同促成的。一方面,企业希望能更早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;另一方面,学生也希望有机会去企业实地参观,而高校本身也在开展访企拓岗活动。在此背景下,北京科技大学“钢铁强国路”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在2024年推出,由校领导带队组织应届毕业生走入行业一线,走访重点企业,了解各方就业需求。该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副主任胡琳茹介绍,今年,学校组建了12支就业先导团队,300余名师生分赴全国15个省份,走访了40余家重点企业。 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去年,19名优秀学子在现场收到了企业发放的首批录用通知。今年仅宝钢股份一家企业,就有13名北京科技大学同学进入暑期实习中,顺利的话,他们有可能在实习后获得企业发放的录取通知书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中英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院积极织密校企合作网络,依托学院“企业行”活动积极拓展企业资源,加强与专业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联系,增加学生实习就业岗位机会,让学生走进合作企业开展研学研行,拓宽学生视野,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。通过校友接洽、企业来访、定向招聘、访企拓岗等“请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相结合的途径,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有力支持。  杨中英介绍,学院还建立了优质雇主单位名录,动态维护合作企业数据库,开展校友所在企业定向推荐。在鼓励和督促毕业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双选会基础上,学院定期开展小而精、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,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。  中国人民大学在拓宽就业渠道方面注重发挥院系力量,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举办大量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及各院系走访高质量用人单位410余家,为毕业生定向挖掘就业岗位1100余个。尤其是各院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,共举办180余场招聘活动,挖掘定向就业岗位1900余个,参会学生5900余人次。学校还注重维护对接近百家先锋人才就业实习实践基地,将更多适配性高的优质单位纳入合作范围。  从黔北山区走到北京,北京交通大学2025年应届毕业生胡云选择回到家乡,入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南站。在贵阳南站货运编组场的寒夜里,一位工人师傅指着积压的黔东南山货感慨:“要是调度系统再快些,这些腊肉菌菇早该送到粤港澳的餐桌了。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胡云,他愈发清晰,改变家乡需要真学问、硬本领。  胡云是北京交通大学前往基层就业的学生代表之一。近年来,北京交通大学以“国家所需即为交大学生所为”的就业导向,制定学校“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”行程路线,实现对西部地区全覆盖,指导各学院聚焦学科专业特点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,主动与广西、云南、四川等西部地区用人单位洽谈对接,推动校企联合培养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、共建实习实践基地,着力提升毕业生服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供需适配度。  为了鼓励更多毕业生前往西部、前往基层就业,北京交通大学实施“典型示范激励工程”,学校设立了基层就业专项奖励金,重点对到西部地区、基层一线、重点领域就业的毕业生,给予2000-40000元不等额度的资金奖励。每年评选奋飞奖,举办基层工作训练营。2024届,基层就业人数同比增长33.6%,西部地区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0.7%,一名毕业生被西藏自治区专项招录项目录用。2024年,学校发放奖励金60余万元,167名学生被授予奋飞奖。两名师生获评“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(教)金”。  在校生  提前规划职业入学开始筹谋  暑假里,北京交通大学2025级新生吴紫涵(化名)兴奋地拆开录取通知书时发现,随通知书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《2025大学生职业发展自助手册》,让他颇为意外:“职业教育这么早就开始了吗?”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近年来,越来越多高校意识到,就业工作不能只针对大四学生,就像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”一样,就业要从大一新生入校时开始抓起,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专业、尽早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。  吴紫涵在办理新生报到手续后发现,自己和所有新生一起,需完成两学时的线上职业生涯规划先导课。据该校就业与创业指导中心主任张博介绍,新生往往对大学专业缺乏了解,而且入学一年后就面临大类专业分流,所以学校要帮他们尽快了解自己的专业及相关职业,对大学生活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尽早规划。等到入学后,还有全校开设的21门校院两级线下就业指导类课程,包含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、职业能力专题提升、创业教育等内容。其中面向本科生14门、研究生8门。  在北京科技大学,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到本科生全过程培养中,甚至从新生入校军训时就开始了。胡琳茹告诉北青报记者,学校在新生军训时推出了“新生体验日”活动,让新生用半小时时间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,并对未来发展做出选择。有的同学选择了继续深造,但在体验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。在她看来,比起提升学生求职能力,高校在帮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中起的作用更为重要。比如如今一些学生一味求稳考公考编,就是就业观念出现了问题,高校应该加强引导,让学生看到不同职业选择的可能性,唤醒他们职业生涯的灵感。  北科大开设的全校必修课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》贯穿本科四年,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的生涯困惑开展系统的课程学习。课程之外,学校还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周三就业帮、周四工作坊、周五训练营,立体环绕式解决学生的生涯困惑。到了寒暑假,“抢跑计划”“迎战秋招”“研后冲刺”“暖冬行动”等活动则为同学们提供实用技能培训。胡琳茹就经常接到学生咨询,请她帮忙修改简历。  离校毕业生  离校不能断线服务温度不减  近日,教育部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上线,专门为已离校、未就业的毕业生持续推荐针对性强的岗位信息。传统上,大学毕业生一旦办理离校手续就成为了“校友”,不再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。但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近日指出,当前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帮扶,是重中之重,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,今年从教育部到各级高校,都把已离校毕业生纳入就业服务范围,做到“离校不断线”。  “高校毕业生离校后就业服务”小程序的岗位信息来自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内,其特点是可以结合毕业生的教育背景、专业技能、求职愿望等个人信息,有针对性地推送匹配度高的优质岗位。这些岗位信息通过学信网公众号推送,将一直持续到今年年底,毕业生需要关注该公众号。此外,暑假以来,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陆续面向2025届和2026届高校毕业生推出6个专场招聘会,其中多场是针对离校后未就业毕业生的,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行业。北青报记者在这些专场的北京地区招聘网页看到,招聘岗位分为互联网/通信/电子、生产/加工/制造、制药/医疗、教育等十余个行业,各行业下又进一步细分岗位类别。  在教育部的指导和带动下,在京高校在服务离校毕业生方面也积极作为。5月初至暑假期间,中国农业大学“中农云”学生就业服务网开辟了一个新专栏:“百日冲刺·离校不离心”2025届用人单位校招再对接暨2026届提前批暑期实习专场,为未落实就业单位的2025届毕业生找工作、非毕业年级学生实习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线上对接桥梁。离校毕业生在这里预约登记并投递简历后,用人单位可以在线筛选简历,然后与毕业生约定时间在线视频面试。  同样在暑假里,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就业专任教师孙雅楠注意到,最近有一场企业招聘的职位多为电子商务,于是她给英语专业2025届一位已离校毕业生打去电话:“这个企业的职位和你比较匹配,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先看看招聘信息,如果能进面试,我们可以通话模拟一次面试。”据胡琳茹介绍,对于已离校未就业的学生,北科大在当年12月31日之前,各院系就业老师每周都会和他们联系,询问其求职进展并同步给他们就业消息。现在,一些已经毕业很久想要换工作的同学还会与胡琳茹联系,一些毕业生手里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会请她推荐学弟学妹。 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针对已离校但仍有就业意向的学生,会建立专门的支持联系群,将给在校生的就业信息同步给毕业离校学生,根据他们的需求定向推荐,同时为他们返校参加现场招聘会、三方协议领取或更换等提供便利。  文/本报记者雷嘉 张月朦 张知依 【编辑:于晓艳】

新华图讯丨习近平离开新疆返回北京  25日中午,习近平总书记在乌鲁木齐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后,乘专机返回北京。在乌鲁木齐市区和机场,新疆各族群众热情欢送总书记。  文字:张晓松 朱基钗  摄影:谢环驰 申宏 李琰  编辑:赖向东 刘欣 毕晓洋 李琰 虞东升 张曼怡 【编辑:王琴】

📖 相关文章